•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行業動態

    傅若清委員在全國政協
    十四屆一次會議作大會發言時表示:
    以光影書寫人民史詩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來源: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 發布時間:2023-03-15 作者:
     (《中國電影報》供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專稿)
      3月9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舉行視頻會議,13位委員作大會發言。
      中影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影股份董事長、總經理傅若清委員在發言中表示,今年春節,從大江南北電影院里人潮涌動,到社交平臺一張張“曬”出的電影票根;從票房創春節檔期影史第二,到令人欣喜的好口碑……不難看出電影創作的多樣性豐富性,看出觀眾對電影的熱愛,看出電影市場的復蘇回暖和中國電影的內在韌性及外在潛力。
      其中,《流浪地球2》在國內和海外八個國家同步上映,觀看人次超過7000萬。數萬觀眾感言,從這部影片中,不僅看到了中國電影品質和工業化水平的顯著提升、有別于西方的中國式價值觀,更感受到電影背后日益強盛的國家實力,其硬科幻重工業美學的呈現,同近年來中國現實中諸多“大國重器”的問世相呼應,形成某種共鳴,“原來中國科幻的背后是‘中國制造’”,影片既凸顯科技自立自強的奮斗精神,也進一步激發出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
      傅若清委員表示,片中人物的情感與抉擇,成為全人類共通的語言,賦予“人類命運共同體”宏大理念更為鮮活的生命力,潤物無聲地植入海內外觀眾的心田。觀眾的反饋與各界的回應,讓我深刻認識到文化自信自強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作用,身為文藝工作者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傅若清委員在發言中談到,第一,堅定根基。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深厚的根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這為我國文化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學依據。新征程上,積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中國文藝的根基和寶藏,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繼承鼎新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闡釋,更是堅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強、做好新時代文藝工作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和信心所在。
      第二,堅決守正。文藝是民族精神所放射的光芒,也為民族前進點亮燈火。只有堅守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的社會主義文藝根本立場,觀照現實,回應時代之需,才能讓文藝作品真正發光發熱、實現價值。近年來,《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我和我的父輩》“三部曲”等一系列影片,融入更多普通百姓可知可感的元素,以身邊人身邊事、小切口大情感,映射出人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瞬間,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了中國人民奮斗自強的精神風貌。觀眾評價“好哭好笑好燃”!這些全民記憶的真切感動,也讓“主旋律”不再簡單刻板、束之高閣,電影更好地擁抱了觀眾,觀眾更加期待與電影相伴。
      傅若清委員表示,新時代,觀眾需要聚焦現實生活、展現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好電影,希望看到抒寫奮發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的好作品——觀眾的期待就是中國電影人努力的方向。
      第三,堅毅創新。文藝作品質量的提升,傳播力和影響力的實現,都離不開新型產業化與工業化的支撐,這也是彰顯文化自信自強的重要載體。如今,中國電影銀幕數量穩居世界首位,宣傳發行模式不斷創新,版權價值愈加豐富,電影放映設備已全面數字化國產化,中國自主研發的高格式電影技術更是領先一步、成為世界先進水平的代表。
      傅若清委員表示,這些探索,有利于滿足觀眾多樣化、高質量觀影需求,有利于更多精品佳作贏得市場、更好走向世界,有利于發揮文化在經濟“雙循環”中的帶動作用。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思想的引領、文化的滋養、精神的支撐。傅若清委員表示,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意蘊,堅持人民至上,通過藝術創新、科技創新、市場創新,賦予電影更深厚的感染力和更強大的影響力,用心用情用功,用光影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與眾多文藝形式以及各領域共同構建起多元立體的中華文化傳播新格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匯聚磅礴偉力。

     

    (責任編輯:李鵬)

    欧美激情潮吹